昆明将建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西南国际化购物中心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9-03 浏览:9470 
分享:

从商贸业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抱负。纽约、东京、香港、上海……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

尽管与这些世界著名的商业城市相比,昆明还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从不掩饰她的商业“野心”和国际抱负。按规划目标,今年昆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1760亿元,2014年达2040亿元,2017年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把昆明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和我国西南地区国际化购物中心。

毋庸置疑,昆明从不缺乏冲击这一目标的实力。因为仅2012年,昆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达1493.8亿元,是国内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50强城市之一。

或许很多人会追问:一年的“成绩单”能说明什么?不妨回望一下近年来昆明的商贸发展历程、优势后,再细数在“8185”产业培育计划之下,昆明商贸业的“强身”计划——“1558”工程。

现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7%

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物流,将园西路“装扮”得格外热闹。云南财大的游子珊很乐意遇见这样的场景,她拽着同学来到园西路逛电子市场,她想买一部手机,为新学年“耳听八方”做准备。当天下午,游子珊将全部时间“奉献”到这条路上,终于在一家手机店里淘到了一部最新款的“华为”手机;而她的同学原本什么也不想买,转悠中还是对一部平板电脑动了心,再三犹豫后还是买下了。

游子珊说,近三年的大学生活,她已经换了两部手机,而有的同学不仅一年一换,还买了各式各样的数码产品。

佰腾数码城负责人介绍,园西路是周边各高校学生喜欢游逛的地方,也是昆明电子数码消费市场的标志性商圈。在这里,不仅有最新、价格最实惠、最齐全的产品,还拥有昆明最大的数码电子消费群体,而更关键的是,这个消费市场的销售额还在逐年上升。

对于这一说法,昆明市商务局表示认同,商务局负责人说:“近年来,昆明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不仅通讯器材、数码电子产品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就连家用汽车、住房等商品也成为商贸业重要的市场增长点。”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昆明市商贸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大,结构日趋合理,业态不断丰富,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市场开放程度最高、最活跃的行业,在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促进了昆明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

统计显示,2012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由2007年的484.20亿元上升至1493.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7.0%。通俗地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居民和各类企事业机构年消费额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社会购买力、物价流通等变化的重要数据指标。

除上述内需加速外,昆明的对外贸易也实现了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144.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特色农产品、林产品、小五金、小旅游产品等,已逐步进入东南亚、南亚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

对上述数字,市商务局分析认为,这是商贸业结构不断优化后的结果。

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看,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3亿元,比上年增17.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18.3%。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全市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34亿元,增17.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9亿元,增13.7%。

从行业结构看,批发零售业贡献显著。在2010年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76亿元,增57.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05亿元,增13.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9亿元,增20.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2亿元,增13.8%。

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经济拉动明显,展现出非公经济在我市商贸业中心区建设中的优势,实现零售额1233亿元,增14.8%;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60亿元,增31.9%。

优势

选择昆明等于拥有全滇市场

城以港兴,港因城荣。直白地说,就是一座城市因有港口、有通商埠的码头而兴旺繁荣。新加坡、香港、上海、深圳等,无不是以港口为路径建设城市,见证了其所在城市的崛起。

站在国内看昆明,尽管春城就是一个内陆城市、一个边疆省会城市。但站在地球看昆明,这就是亚洲的地理中心,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城市。

因此,在战略家、决策者的国际视野下,昆明已经从沿边城市变为中国的前沿城市,是一座没有海港,却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非洲5大区、23亿人口和107个国家的国际商埠。

即便抛开区位优势不谈,昆明的商贸发展潜力仍大得“一塌糊涂”,而且有许多优势是沿海和东部很多城市不具备的。首先,昆明的产业集中度和社会聚集度很高,云南省的零售商品总额超过40%在昆明,昆明市的贷款余额占云南省的60%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云南的76.7%,昆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都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同时,全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都以昆明为中心聚集,辐射开来,昆明所扮演的角色不单是省会城市,还是经济体、文化体、生活体、生态体的结合。

所以,投资商选择了昆明,就等于拥有了整个云南的市场。闽商、粤商、温商、浙商、苏商等各大商帮纷至沓来,汇集昆明,不仅印证了昆明是国内的“最佳投资城市”,而且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使昆明成为国内异地商会最多的城市之一。

未来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是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产业作为经济命脉,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和后发优势,加快打造商贸等8个产值1000亿元级和8个产值500亿元级产业,即“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昆明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的指引下,昆明对商贸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及现代流通业态等,纳入了现代商贸业范畴,并按照“核心带动、轴线拓展、商圈聚集、板块承载、便民利民”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以主城和呈贡为重点的现代商贸产业发展核心区,配套建设和完善居住区商业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在大力发展传统购物、餐饮等服务业的同时,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直销、电话及电视购物、网购等新兴商贸业态,把昆明建成区域性的国际商贸中心。

同时,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安宁、晋宁等区域进行商贸业重点布局,使昆明商贸业年产值在2013年预计达1760亿元,2014年达2040亿元,2015年达2300亿元。

到2017年,全市基本完成商贸流通体系布局的调整和优化,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核心区得到完善提升,5个具有国际性、区域性服务功能的商贸发展圈和5条对外商贸发展轴基本形成,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商贸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物流业产业突破500亿元,在全市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到2020年,把昆明建设成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和我国西南地区国际化购物中心、具有高原湖滨特色的游憩商业城市。

“据上述目标,今年,昆明继续加大了市场搬迁工作力度。”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新一轮商品交易市场的整治搬迁范围,已从前三年的三环路内扩大到主城区范围内,并明确要求在2014年底前完成主城区范围内103个商品交易市场的整治搬迁转型升级工作。

从2010年开始,昆明对主城区三环路以内批发及批零兼营市场开展搬迁或原址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同时,在绕城线交通节点附近区域,新规划建设14个泛亚商贸物流中心。通过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到2012年,共实际拆迁市场38个,面积18万平方米,转移经营户22992户,转移从业人员51237人;原址改造提升38个市场;因承接平台新的市场尚未建成不具备关闭条件的市场有38个。

市商务局负责人坦言,此举旨在完善昆明商贸流通业布局不合理、体系不完善、流通成本高等突出问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流通体系,努力使商贸流通业与区域性国际城市、桥头堡建设相适应,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和美好幸福新昆明建设相匹配。(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