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粗读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06 浏览:8254 
分享:

作为传统国学经典,《论语》是每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最经典著作。它是专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述,由孔门弟子及其后学专门编订、整理。20篇,11000余字。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教义,蕴育了国人独有的文化特征,熔冶成为我们民族的个性。从这点上来说,其作用与西方《圣经》基本相似。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不管识字不识字,不管是皇帝宰相还是平民百姓,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一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论语》首篇第一则,从中学时候语文课上学习这段文字开始,很长时间里,我并不能够理解其深意。近段时间拿出《论语》精读,咀嚼文字,再参照许多注释,对这段话的理解也才得到一些新的感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语通译》(徐志刚译著,1997年版)把这段话翻译为,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这个译法应是代表最主流的观点,现目前国内许多翻译版本与之基本一致。

但这种译法似乎略有不达之处。

“习”,会意字。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为小鸟反复地试飞,练习。在这里,仅仅翻译为“温习”是不够的,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翻译为“实践”,似乎更为贴切。鸟儿试飞,其实就是一种实践。孔子最强调实践,强调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用实践去验证书本知识,以此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句中的“朋”,当然不是指一般的熟人,而是有着共同思想旨趣的朋友。因此旧注上常说“朋”是同学(古代注释说“同门曰朋”),因此是来探讨学问,切磋修养。古时交通、信息极其闭塞,一般朋友相聚,已经很不容易,来的还是志同道合的远方朋友,这才更加弥足珍贵,令人愉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倘若也仅仅翻译为:别人不知道我,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这种翻译难免略显牵强,因为前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其实任何人都希望名声远播,君子也不会例外,这是人的本性。孔子并非抑制人性,恰恰相反,它是宣扬人性的。他说“君子固穷”,就是因为他知道像他这样以天下为大任的思想修行者在世间完全是另类,鲜有知音,注定走着艰难的孤独之旅。但是因为安贫乐道,一以贯之,别人是否了解自己早已经无所谓。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风度。

因此,整句话这样翻译似乎好些:“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聚会,不也令人高兴吗?没人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这不才是君子吗?”照此,则内容表达似较为明晰。

(作者:人力资源部  李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