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中的经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19 浏览:8321 
分享:

    两本书,两个人,两段故事,些许感悟。

两本书:一本《中国文脉》,一本《李叔同智慧集》。两个人:《史记》作者司马迁,中国近代文化巨人,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两段故事:司马迁受腐刑而成《史记》,李叔同携文化艺术之大成而皈依律宗。

我一直是个读书不专心的人,时常喜欢两至三本书兼杂着读,因此,一本书顺当读完的时间,比别人多出了不少。又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书对于我,不是黄金屋,也不是颜如玉,而是寂寞疲惫时的温暖,茫然孤独时的清灯,也是失眠时的安宁良药。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中国文脉》以一贯的脉脉笔触,向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文化画卷,在这所有故事中,有一个人深深打动了秋雨先生,自然,也打动了我,他就是司马迁。学过四年的历史,我对司马迁先生自然不陌生,也有幸在系资料室认真地拣读过二十五史,只为了应付研究生专业考试中的古代汉语科目,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辑烙上“太史公曰”的《史记》。司马迁在接近不惑的壮年,因直言获罪,恩受腐刑而苟活。而此番遭遇得以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留传百世,为文学,为史学,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余秋雨先生从司马迁少年游历,中年逢变,忍辱修史,最后杳无所踪几个阶段,深刻重现了司马迁在遭逢变故坎坷之后,历经无数次精神挣扎,最终以屈辱之身,承载出了《史记》的历史分量。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真切地描述了自己在经历人生大辱之后的心理挣扎,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跃然纸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待他完成史记,“历史”便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归隐山林了。

再说写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斛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的弘一法师李叔同,身负学术界、艺术界通才、奇才美誉,集戏曲、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文学、音乐于一身的艺术家,在三十九岁的盛年,抛却尘念,跨过“俗世”之坎壑,一入法身,修成律学一代名僧。李叔同出家在当时中国文学艺术界引起了一番震动,然而,读他的出家过程行记,是一派和气风光,自然之极,仿佛出家这件事,在他的人生当中,不过是又一番“经历”,换个世界,心度慈悲,依然做“大师”。《李叔同智慧集》收录了研究佛学律宗的一些经义,记录了他由俗入世,发心出家的经过,也辑选了他的个人诗词文字作品。让我深深触动的是“悲欣交集”四个法字,弘一法师可以说是高僧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字,可见其心灵之宁静淡远,超凡的稚朴纯真,自成一体,称“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其字如其人,坦荡纯朴,慈悲之心,跃然字中。如弘一法师遁入空门一样,“经历”了人生那一个重要的坎坷,便再次划开与世界的距离,继续书写自己的历史,淡然依旧,稚朴如昨,又做回自我的“大师”。

读着这两本书,这两个人,这两段故事,感触良多。人的一生,总是在经历中度过,出生时,要经历与母体相离的痛苦与啼哭;成长时,要感受世间冷暖与艰辛;离世时,要承受对人世不舍的悲欢和忧惧……有谁终其一生,均能平和稳妥,波澜不惊呢?如余秋雨先生所言,是司马迁把所有的人变成了“历史中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中人”,在不经意间,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一撇,一捺,终成个“人”字。成功、坎坷、失败、痛苦,在我们个人的历史当中,又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我以为,成功固然是一个终极目标,但其最确切的表达应该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肯定;失败是我们经历的一滴滴雨雪,会短暂地击中我们,让我们冷、疼,然而也终将经风吹化,消失不见;痛苦是我们神经感受经历的一种触觉,提醒我们存在的真实感;而坎坷,则是我们经历中的一块块奠基石,一步步推着我们向前走。

成长之路,必然要经历诸多生活中的如意与不如意,工作中的适应与不适应,情感上的快乐与不快乐……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会彷徨,会疑惑,会困顿,会迷茫,甚至会忘记初衷,怀疑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会停下脚步,不再向前。然而这一切,最终都不过是人生所要“经历”的一个个部分而已。一个勇敢的人,就要坦然面对所有“经历”,平整心态,肯定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踏在现实的大地上,如此才能收获希望,完成自己“人”字的写法,这才是成长的意义所在。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位我所尊敬的领导说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当时极度迷茫的我:“在一个人成长的路上,你固然要记住并感谢帮助过你、提携过你的人,但更要记住和感谢那些为难过你,甚至苛责过你的人,因为是这些人,才使得你在成长的道路上变得坚强和有韧性,才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往前走,最后成长、成熟。”我想,这也是我们所应珍惜的“经历”吧。珍惜生命中的经历,脚踏实地,迎着自己的目标,坦然向前,做最好的自己,写好自己的“人”生。

(作者:工会  雷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