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两个妈妈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3-24 浏览:4009 
分享:

我有两位妈妈,一位是生我养我的妈妈,一位是待我如女儿般的婆婆妈。她们用最质朴的爱,为我撑起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让我和老公这样常年漂泊在远方的游子,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现在的我有两个家,一个娘家,一个婆家。我的娘家在云南,我的婆家在东北。我和老公从东南绕城项目相识,到元蔓高速项目结婚。五年时光,一路走来,工作的磨练让我们从青涩的姑娘、小伙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生活的琐碎则让我们的感情完成了从爱情到亲情的蜕变。

云南人素有“家乡宝”之称,对于一个云南妈妈来说,女儿远嫁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还记得老公第一次跟我见父母时,妈妈听说他是东北人,一脸愁容,满心担忧。我心想,以妈妈的脾气,看来以后我们想要修成正果,还有一段很长的艰辛路要走。

结果,没过几天,我在工地上接到妈妈的电话,她很认真地对我说:“姑娘,你的婚姻大事,如果你已经决定了,我也不会反对,我相信你有能力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原本我从没想过让你远嫁,因为一想到你只身一人去到千里之外,人生地不熟,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凡事只能靠自己,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电话里,妈妈开始哭泣。我哽咽着说:“妈,不会这样的,我们的工作在云南,以后我们会在这里定居,不会远嫁。”这时,妈妈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记住,不管你们在哪里定居,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父母在哪里,家就在那里。”

我结婚后,妈妈一反常态,再不是舍不得我远嫁时候的样子。她总是苦口婆心跟我说:“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再不能像在娘家一样随心所欲,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媳妇,要像对待亲爹娘一样孝敬公婆。”

每逢节日,我给妈妈打电话,她总是会问我有没有给公婆问候了。有时候因为工作忙,很久没给家里打电话,她会特意来电提醒我要记得经常给公婆打电话,多关心他们。因为在项目一线,没有正常的节假日,我们几乎一年才回东北一次。妈妈知道后,总是嘱咐我们,工作再忙,也不能忽视父母,让我们要多回去陪陪公婆。

慢慢地,我才明白,妈妈不仅是在教我融入新家庭、开始新生活,同时也是在让我懂得经营一个家需要付出真心。

都说自古婆媳关系最难搞。结婚后,我曾担心不会处理婆媳关系,但想起妈妈的叮嘱,我便觉得豁然开朗。是啊,不管什么关系,只要愿意付出真心,还怕处理不好吗?于是,我就把婆婆当亲妈一样孝敬。

工地上工期紧、任务重,回不了家,平时只能靠视频联络感情。每次视频通话,我主动跟婆婆唠家常、聊趣事、诉苦恼。一开始能聊几分钟,慢慢的聊十几分钟,到后来能聊半小时以上,连老公都开始惊讶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说。时间长了,我发现,其实婆婆也是一个善解人意、性格爽朗的母亲。婆婆生日,我给她寄礼物,她高兴得像初恋的少女,还会跟儿子炫耀。每逢节日,给她寄一些云南特产,她会感动得跟我吐槽她儿子从来没给她买过。每当我们跟她表达不能回家看望的歉意时,她总说工作重要,他们很好,不用特意回去,况且机票也贵,不用浪费那钱。我们忙的时候,一年没回家,婆婆不但没抱怨,还和公公从东北过来看望我们,也从没心疼机票贵。

因为常年在工地吃食堂,我不怎么会做饭,不管是回东北还是在云南,做饭都被婆婆包揽了。她总是笑呵呵地说:“你们请假回来一次也不容易,平时在外上班挺累的,回到家就好好放松一下,享受几天悠闲时光,家里什么活都不用你们干,想吃什么跟我说,都给你们做。”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能想起妈妈说的那句话: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现在的婆婆,总会在春节、生日等重要节日给我发红包。有时候我不忍心收,婆婆还会调侃:“你现在不收,以后就没机会喽,等我孙子孙女出生,你想要都没你的份儿啦。”听着这话,我心里反倒有些欢喜,我喜欢这样耿直率真的婆婆。

今年“七一”建党节那天,我突然收到来自婆婆的微信红包,备注写着“买件漂亮衣服”。一开始我有点懵,后来一看信息:今天是党的生日,也是每个党员的节日,节日快乐!这时我才想起某一次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说到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觉得我多了一个宠着我的妈妈。我愿意把婆婆当妈妈对待,就像她也一直拿把我当女儿养。

聊天时,婆婆会说:“你们要经常回娘家看看父母,他们年纪也大了,辛苦一辈子,该好好享福了,你们每个月一定要记得给他们打点零用钱,让他们生活的舒心一些。”听着婆婆的话,不禁想起妈妈的那些叮咛。我会心地笑了,我竟然有两位如此通透的妈妈。真是应了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我的两位妈妈都是农村妇女,她们没接受过高等教育,没有高学历,也讲不出多伟大的生活哲理,但她们三观很正。她们用自己的智慧撑起了两个小家庭、一个大家庭的幸福。她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用行动教会我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该如何做一个好媳妇、好女儿、好妻子和好妈妈。

无论我们在哪里,经历着什么,历尽千难万险后,最让我们挂念的,还是那回家的路。因为,梦不论在何方,一生的爱唯有家。

(作者:市政分公司 何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