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的背影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8-01 浏览:9554 
分享:

    60年前,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的前身开始了她万里征途的第一步。而他,在1968年的春天,从曲靖一个小山村里走来,加入了这支初期的建设大军,开始了他的建筑人生。
    他就是我的师父,初次见他,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威武的背影,仔细一看,头发已有些花白。第一次与他看图,他便让我高声念设计说明,开始我以为是让我更容易记住内容,后来发现因为他根本不识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化,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大老粗,怎么能做师傅? 但渐渐地我发现,师傅是较真的,他总是拎着我的小胳膊,骂我那关于几毫米的误差;师傅是抠门的,他总是穿着破旧的衣裤,还骂我花钱过分;师傅也是心软的,工地上免不了一些零碎的体力活,他总是把最轻最轻的活强加给我,自己承受那些最重的;师傅更是无私的,他将他几十年来积累的施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于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开始厌恶这单一而又重复的工作环境。师傅说:“你这小毛桃,这工作多好,不用整天坐在那办公室里,你接触的人从民工兄弟到建设方的人,这对你的成长很有帮助哩!”由于税务学校这个项目小,中途有的同事被调去更大更需要人的项目,出现了岗位空缺。师傅让我去做,我不太乐意,工作量增多了,待遇又不增加,做不好事还要被领导骂。师傅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文化,不识字,只会做点木工活,要不是年轻时跟着学识图,现在恐怕守大门都没人要。”我听取了师傅的话,由见习施工员到资料员到实验员最后到工长,我不停地学习着、也不停地进步着。
    师傅闲下来时常常会一个人望着远处发呆,我没敢问为什么。直到2011年父亲在老家生病了,作为独子,我太想回去照料他们,可是项目上人手紧缺,根本离不开,只有留下来工作。那晚,混泥土浇筑完毕,我坐在楼板上,给父亲打电话,他对我说:“傻孩子,我只是个小感冒,没事儿,你需要单位,单位也需要你,这就是好事情,你要好好干!”我听完有些难过,这时师父走过来搂着我,看着工地上的高楼给我讲了师母的故事。“你师母身体一直不好,我两个儿子带着儿媳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你师母一个人领着三个小孙子。说实话不放心啊,她也一把年纪了!但是咱选择了这份工作,公司对咱又不薄,咱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听到这我的心深深地触动了,朴实而又简单的语言道出了他淳朴的职业观,从年轻到现在他始终选择忠诚于这个岗位,这份踏实肯干的建工精神,不正是公司60年发展壮大的精髓所在吗?是的,正是有这么一批批肯吃苦、能吃苦的朴实的老建人,我们的企业才能发展至今。眼泪默默地流在心里,是辛酸的,但更是清甜的。
    去年的秋天,师父退休了,带着他“西华园”、“阳光花园”“报业尚都”的故事踏上了回家的路,望着师傅远去的背影,如同在翻阅这个企业60年的光辉画卷。企业承载了无数个师傅们一生的心血,发展成为云南建设行业的佼佼者。展望明天,年轻的我将与企业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用心构筑世界。我坚信,终有一天,我们的企业会登上祖国建设行业的巅峰,驰骋世界的舞台。

 
(作者:直管八部  鲁俊杰 )